查看原文
其他

管理 | 这位校长语出惊人:我特反感“校长-老师-学生”的傲视链!

2017-08-22 中国网教育频道

编者按

一所学校里,校长“大”过老师,老师“大”过学生,似乎是公认的事实。古语有云:“师者,人之模范也”。尊师重道,的确是中国人千百年遵循不变的传统。


然而“一日为师,终身为父”并不完全意味着教育者是高高在上的姿态。毕竟,“尊师”的前提永远是“重道”。我们必须认识到,秉持“兼爱”的教育态度,才是一名教育者被人尊重的根本。


最近,河北省唐山市开滦一中校长张丽钧在文章中坦言,自己“不喜欢太像老师的老师,讨厌太像校长的校长”。她表示,作为校长的她,很喜欢在小小的校园中,跟老师、学生一同吃饭。反而让她不能理解的是,有的老师和校长,喜欢在校园中处处把自己和学生区分开来……


 



我曾明确表示:我不喜欢太像老师的老师,我讨厌太像校长的校长


我发现有的老师架子端得太足了,根本就不会跟学生自在相处。


我的学校占地面积十分狭小,我们不分教工食堂和学生食堂,老师与学生一起用餐。有个新调入的老师很认真地跟我说:“校长,跟学生一起吃饭,感觉特别不得劲。”我笑着追问:“你是担心学生会抢走你的饭碗吗?”


调侃归调侃,我自然知道她的“不得劲”之源在哪里——跟学生一起吃饭,教师岂不太屈尊了?反观我自己,我怎么就那么喜欢混迹在学生当中,跟他们头碰头地一起吃饭呢?


有一次,我打了一份饺子,对面的两个女孩打的是米饭,我就说:“嗨,宝贝,来个饺子呗?好吃极了!”女孩嘻哈笑着,开心地各自从我的餐盘中夹走了一个饺子;还有一次,一个男孩埋头吃一小盆炖肉,看我坐在他对面,非让我尝尝他姥姥炖的肉,于是,我欣然接受了他的邀请。


教师与学生,原本就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,彼此间的关系,就应是亲缘般的关系。但是,有的老师就硬是放不下身段与学生共用一个餐桌吃饭。


我听说,有很牛的校长是这样“吃食堂”的——在办公室买了一套不锈钢的大提盒(给住院病人送饭的那种提盒),每到用餐时段,办公室工作人员就轮流去给这位校长送饭。四五个精致的小餐碗中,分装了各种菜品与主食。据说校长饭量很小,每次只吃一点点,剩下的喊人收走。


我总是忍不住拟想该校长用餐的情景——她如慈禧太后一般,翘着兰花指,玉箸在珍馐上蜻蜓点水般掠过,对着这款菜颔首称颂,对着那款菜轻蹙蛾眉……这幅“老佛爷用膳图”着实让我的小心脏受惊不小。




我永远忘不掉那个亲历的故事——


一个男生从校外买了快餐回来,在校门口与我遇上了。他拎着塑料袋,低头快走,想赶紧与我擦肩走过。我提着一袋橘子,主动与他打招呼。


我说:“来——”说着,我撑开了袋子,递向他。他愣了一下,然后做出了一个让我无比意外的举动——只见他沮丧地将那个装了快餐盒的塑料袋快速卷了一下,然后直接塞进的我的袋子里!我惊叫了起来:“我是想让你拿一个橘子的!可你怎么反倒把饭送给我了?”他尴尬地站在那里,嗫嚅道:“学校不让外出买饭,我以为校长是要……是要……”他以为我是要没收他的饭!


连一丝的挣扎和反抗都没有,他就这么束手就擒了。他绝然想不到我的本心是送他一只橘子。他的思维惯性根本不容许他这样想。


我站在这个故事结束的地方,想哭。


我们的老师太像老师了,我们的校长太像校长了。


有一种病,我管它叫“居高临下病”。那病源在光阴的深处,也在玉阶的高处。校长傲视教师,教师傲视学生,待到学生走向社会后,继续孜孜不倦地复制、传播这种傲视。


“越是卑贱,越是嚣张”这是我几年前在一篇文章中写的一个句子;今天,我想在这个句子后面再补充上这样一个句子:“越是高贵,越是谦恕”


——做一个不像老师的老师,做一个不像校长的校长,你可愿意?



这位校长的肺腑之言,让小编想起了于永正老师也说过类似的话:


真的不要太像老师,不要太像上课。太像那么回事,就不是那么回事了。

——摘自于永正《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——我的为师之道》


我们的老师太像老师——背着手,绷着脸,不苟言笑,开口则“应当如何如何”,闭口则“不准这样那样”。老师总以长者、教者自居,总是“隔着讲桌和学生讲话”(苏霍姆林斯基语)。无形中,师生间总有一层隔阂。


我们的学生太像学生——循规蹈矩,整齐划一,真是“站有站相”、“坐有坐相”。20世纪80年代,有一外国同行到南京参观了几所小学,说:“你们的学校很像军事院校!”这话虽然不是讽刺,但也不是肯定——至少不是全部肯定。


我们上课太像上课——学生正襟危坐,专心听讲;老师表情肃然,大讲特讲……


什么原因使然?是相沿成习吗?


是的。


千百年来,中国人一直信奉“天地君亲师”这句话,把师生关系定格为“长辈”与“晚辈”的关系。今天有些老师还喜欢称学生为“孩子”就是一个证明。


其实,师生之间是“同学”关系,是朋友关系,是平等的。

低年级的学生我称其为“小朋友”,言外之意,我就是他们的大朋友。中高年级的学生我则称呼为“同学”——我们是一起学习的。


一口一个“孩子”地叫,学生能觉得亲切?别人会认为我们爱学生?关系错位的本身,就会让学生产生距离感。


既然师生关系是平等的,我们就不妨放下架子,不以长者自居,不居高临下俯视学生,而应该蹲下来看学生,在教学中实现“平等对话”。


还有,我们要理解学生。第一,好动、好问、好说是儿童的天性;第二,学生千差万别,参差不齐。坚信,只有差别,没有差生!要尊重差异。


有了以上认识,才会有好的心态,才会放松心情,遇到不顺心的事,才能赢得“整理心情”的时间。



那些甘心“不像老师”的老师身上,有哪些品质? 


骨子里对育人的崇尚,对“等级”的蔑视


这里的“等级”至少有两种。


一是前文张校长提到的校长—老师—学生的“傲视链”。


当然,这条“傲视链”有着深厚的社会根源,并非单纯的某位学校管理者或教师之责。不客气地讲,一个痛批学校“傲视链”的人,自己在社会中可能将这种上恭下倨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。


可是“不像老师”的老师,会尽自己所能在自己和学生的有限时空里,打破这样的“规矩”。就像张校长跟学生分饺子,也从学生的小盆里夹肉吃……


二是依据种种“标准”对学生的“分类”。于永正曾这样反省年轻时的自己:如果重新让我从事小学教育,我会把十个手指头伸出来告诫自己:这就是你的学生!尺有所短,寸有所长。人人都是一个大写的“人”,人人都有尊严、有人格,人人都应该得到尊重。人的智能是多元的,人生下来就千差万别,正因为千差万别,才有灿烂的世界和多彩的生活。不能单用学习成绩来衡量学生,文化成绩不是一个人的全部。


有点儿孩子气,童心不泯


于永正曾说“教了五十多年的书,最终我把自己教成了孩子。”或许拥有一颗童心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。


童心不泯的标志之一,是保留孩子般的好奇心。没有好奇心,就发现不了生活中、大自然中的美,自然也就感受不到美的价值。我们教书育人需要良好的情感,而这份情感就是在感受美的过程中不断产生的。


标致之二,就是“孩子气”。我带学生郊外游玩,像个“孩子王”似的,带着他们玩小孩子的把戏,我完全就是一个孩子,沉浸在其中,忘记了自己是一个老师。也许有人会说我“孩子气”太重,不像老师了。但事实证明,我越和学生相似,学生越亲近我。


标致之三,是理解和体谅学生。教育之所以会成为一门艺术,就是因为学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。后进生这个群体是最值得研究和关注的。


标致之四,是想学生之所想,做学生之想做。一个真正了解学生的老师,岂能不成为一个真正的好老师。五十多年了,学生一年年地长大,我却还是个孩子。是一届一届学生的童年延续了我的童年。


把教育看成“农业”,而不是“工业”


学生是人。

学生是成长之中的人。

学生是成长之中需要我们帮助的人。

学生是具有巨大潜力可以塑造的人。

学生是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能力与教学水平的人。

学生是必定超过教师并推进社会发展的人。


——这是小学数学特级教师贲友林对“学生是什么?”这个问题的思考。


贲老师援引陶行知的话说:“教育是农业,而不是工业。”


教师要做“肥料”,催苗助长,既让全体学生都有进步,又允许快慢不一,先后有别。我们培养的学生不应像他、像你或像我,而应像他们自己。


只把学生当作“小小孩”,简直是教师最愚蠢的事情。“蹲”下身来看学生,千万不能让他们新颖、奇特的想法与行为因教师的轻视、蔑视而被否定。我们之所以认为伟人伟大,是因为我们总是仰望他们。我们之所以认为学生幼稚,是因为我们总是俯视他们。因此,当我们蹲下身、弯下腰,平视学生时,我们就会发现学生也有“伟大”之处。


说到底,对“像不像”的理解,反映了这些教育者们对“平等的师生关系”的呼唤。


来源 | 小学生阅读

实习编辑 | 王诗悦

责任编辑 | 周继凤


本公众号转载的文章,仅作分享之用,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,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。如果分享内容在版权上存在争议,请与我们联系,我们会及时处理。


小编推荐

深度 | 资中筠:我们现在的教育有使人退化的危险

深度 | 刘堂江七问名校长,魏书生、李希贵、冯恩洪来接招!

深度 | 李希贵:学校改革,首先得改变“人人都可以指使老师”的现状

师说 | 一位资深教师的肺腑之言:家庭教育的误区,让孩子社会公德缺失!

深度 | “清北游”垃圾遍地!中国纪律教育,为何培养不出高素质公民?

关注|《人民日报》痛批王者荣耀,一亿学生沉迷游戏的背后是什么?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